1、PM2.5的成因及危害
PM2.5來源廣泛,成因復雜,包括自然過程和人為排放過程,主要是人為排放。自然來源則包括:風揚塵上、火山灰、森林火災、漂浮的海鹽、細菌等。人為排放部分包括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天然氣)和生物質(秸稈、術柴)等燃燒、道路和建筑施工揚塵、工業粉塵、餐飲油煙等污染源直接排放的顆粒物,也包括由一次排放出的氣態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淚L物、氨氣等)轉化生成的二次顆粒物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
光氧催化凈化器在一些地區,尤其是大城市,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燒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質難以擴散,導致空氣質量顯著下降。專家介紹,PM2.5是比PM10更小的細顆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木來源于工業排放和面源污染。建設項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濃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對于PM2.5的防治,目光都集中于粉塵及顆粒物的排放,卻忽視了VOC的排放問題,VOC的大量排放,卻是產生PM2.5的潛在因素,并且加重了霧霆的危害性。由于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排放總量依舊巨大,加上空氣氧化性不斷增強,導致污染因子活性增加,許多污染物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二次PM2.5,危害性更大。
2、工業涂料的VOC排放與PM2.5的關系
據相關測量及統計,北京的工業涂料VOC光氧催化廢氣凈化器污染占PM2.5總量的16.3%,僅次于機動車尾氣排放和煤炭燃燒排放;在濟南的PM2.5構成中,二次污染轉化占20.9%,而二次污染主要是使用工業涂料所產生。
經統計調研可知:近10年以來,我國的工業涂料生產總量擴大了10倍,如今己經成為世界工業涂料生產及使用最多的國家之一。溶劑型工業涂料中可揮發有機物高達60%以上,下表為2000年到2012年我國工業涂料的總產量以及相關VOC排放量的數據。
由以上數據可知,2000-2004年國內以油性涂料為主,VOC排放約為生產總量的70%。2007年工業涂料生產總量劇增,相應的VOC含量也大大提高。2008年起,由于粉末涂料,水性涂料的興起,VOC的排放也逐漸引起了人們注意,相比2007年略有改善,2008-2011年的VOC光氧凈化器催化設備排放量約占總量的50%。但是工業涂料市場還仍以溶劑型涂料為主。
泊頭市富皇建材有限公司(http://www.hbfuhuang.com)根據客戶要求研制、定制適合客戶所需要的脈沖單機除塵器,光氧催化廢氣凈化器產品,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環境污染治理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