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國有林場改革的浪潮中,2010年江西省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啟動,2011年10月被列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整體推進試點省,國有林場改革全面啟動。歷經4年,江西省以7個試點省最高分98.8分通過國家驗收,2015年11月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我省召開,總結并大力宣傳江西改革經驗。
改革后,江西省共有國有林場216個,這些林場成為我省森林資源最豐富、森林功能最完善、生物多樣性最富集、森林景觀最優美的區域。江西的綠色家底更加厚實,江西的生態更加美麗大氣。
走改善民生之路
6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國有林場職工奔赴荒山野嶺,揮鋤造林,用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把荒山變成了綠色寶庫。
到2010年,江西省國有林場經營面積2618萬畝, 生態公益林面積1159萬畝,森林蓄積量近億立方米。
以六分之一的林地提供四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蓄積,這就是我省國有林場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為國家生態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
隨著國家生態建設發展戰略的確立,國有林場大部分森林被劃為生態公益林,加上木材市場的放開,讓很多以“木頭經濟”為支柱的國有林場陷入了基礎設施建設無資金、造林經營無經費、職工工資無來源的困境,曾經輝煌的國有林場一下子跌入低谷。
“基礎設施不如農村、產業發展不如農業、生活水平不如農民”,這是當時江西省國有林場的真實寫照。
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011年10月,國家把江西納入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整體推進試點省。在多次調研和反復權衡后,2013年8月,批復了江西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此為標志,江西國有林場改革從地方層面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養老、醫療是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也是國有林場職工的一個心病。國家已關注到這一群體的利益,先后撥付江西國有林場改革試點補助資金19.73億元。
絕不能把改革的成本轉嫁給林場,絕不能出現變賣森林資源搞改革的現象,江西省明確了市縣政府承擔改革資金兜底責任。
財政并不富裕的江西為這場改革買了大單,配套4.86億元補助資金用于改革。各級政府切實履行兜底責任,財政支持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據統計,市縣兩級財政安排改革經費達10億元。一批貧困縣也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障了改革需要,如進賢縣籌集9790萬元、廣昌縣籌集9000萬元、尋烏縣籌集6000萬元,職工的社會保險、經濟補償等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國有林場職工是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拖欠的5億元社保費全部清償到位,林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有7062名職工辦理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手續。在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中,江西省建設新居61576套,6萬多名職工住進了新房。
讓職工多方得利
2014年8月26日,江西省召開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推進會,與11個設區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國有林場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階段。重組、定性、保障、減人、剝離、轉換、安全、穩定,我省首創的這“十六字”改革方針,確保了改革順利、平穩、有序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省將改革重點放在森林資源增長、林場職工增收、發展后勁增強、確保林業資源安全和林區社會穩定上。
如一顆顆精準的棋子,在國有林場改革中布局,一樁樁以人為本的決策部署不斷落實,一個個困擾已久的難題不斷破解,一股股春意融融的暖流在職工心中緩緩流淌。
















行情
訂單
廣告
我要
簽到
關注
客服
TOP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22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