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延東代表中國政府向獲得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的19名外國專家頒獎
劉延東說,各位獲獎專家長期致力于撰寫、翻譯、出版有關中國的圖書,對于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讀懂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政府主張和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希望外國專家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精髓,翻譯介紹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架起理解橋梁,向世界展示一個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出席頒獎儀式并致辭。中宣部副部長庹震,國務院副秘書長彭樹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閻曉宏、孫壽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偉出席頒獎儀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主持頒獎儀式。
本屆評選共有200位候選人參與,最終有14位作家、翻譯家、出版家獲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有5位外國專家獲得本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
蔡赴朝在致辭中說,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是中國政府為表彰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海外翻譯家、出版家、作家所設立。本屆獲獎者中有長期從事中華文化研究與傳播的著名翻譯家,有多年致力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國際出版人,有始終關注中國發展、講述中國故事的海外作家。他們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期待他們為繼續推動中外人文交流作出新的貢獻。
蔡赴朝表示,出版是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徑,世界各國之間可以用書籍架設心靈溝通的橋梁,用閱讀開辟人文交流的坦途。我們期待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為平臺,通過更多的出版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出版交流合作,讓全世界讀者觸摸中華文化脈搏,感知當代中國發展活力,全面認識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版業實現了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1萬億元人民幣,出版圖書47.6萬種、期刊1萬多種、報紙1900多種。同時,大力促進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著力提升出版業發展質量,鼓勵推出更多優秀作品,并加快推動中國出版業走向世界,將中國的優秀出版物推介給世界各國讀者。目前,中國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圖書互譯協定,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出版交流合作,2015年達成版權貿易2.7萬種。
頒獎儀式上,拉脫維亞漢學家、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貝德高,羅馬尼亞出版家、羅馬尼亞文化中心主任康斯坦丁·魯博安,捷克青年翻譯家李素3位獲獎者與大家分享了獲獎感言。他們表示,感謝中國政府對他們工作的肯定,這一榮譽是鼓勵也是激勵,他們將繼續努力,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各國讀者。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是中國出版領域的國家級獎項,于2005年設立。此前,已有32個國家的69位作家、翻譯家、出版家獲獎,這些獲獎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橋梁作用。
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代表,第23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東歐16國主賓國政府部門高級代表,國際出版機構負責人,部分國家駐華使館代表,各地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負責人及中國500余家出版單位代表等,共500余人參加頒獎儀式。









紙友
行情
訂單
廣告
找貨
簽到
關注
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