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時政聚焦:新經濟形態契合供給側改革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3??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在新舊經濟模式加速換擋之下,認識和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形態,已經顯得刻不容緩。在“互聯網+”、制造強國戰略的政策引導下,新經濟正在加速上行,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2%和7.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4和1.7個百分點。

  在新經濟加速上行的同時,傳統經濟的下行盡管在預料之中,但其經濟下行幅度卻出乎意料。以較具代表性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例,今年的名義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足足7.9個百分點。

  經濟參考報發表財經評論人楊國英文章稱,新經濟和傳統經濟“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新經濟的快速增長是以犧牲傳統經濟為代價的,或者是,新經濟的快速增長擠壓了傳統經濟的生存空間。

  文章分析,對經濟理論或經濟發展史稍有了解,我們就會明白,該觀點經不起任何推敲。一者,任何新經濟形態或者新經濟模式,都是由市場力量自發推動而成;二者,從發展角度看,任何一種經濟形態,均不可能一成不變,昨天的新經濟在今天或許會變成傳統經濟,同樣,今天的新經濟在明天或許會成為傳統經濟。

  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兩分法,在理論上存在厘清兩者辨識度的必要性。但是,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中國巨大的就業壓力不僅事關經濟穩定,更事關社會穩定。而這一基本國情,天然決定了中國不同于單一經濟結構的中小型經濟體,在發展新經濟的同時,不僅不能拋棄傳統產業,反而應以融合姿態推動中國傳統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文章指出,當下而言,中國新經濟和傳統經濟兩相融合的深度和速度,決定了中國經濟能否成功邁入“新常態”。而對這一前景,我們有必要持有樂觀態度。阿里巴巴剛公布的2016財年財報就顯示,其成交額與收入齊飄紅;而京東等電商平臺當下也在積極嘗試融合新經濟和傳統經濟。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力量,電商們通過對技術模式紅利的拓展、對消費活力的釋放、對新生產力的開掘,正以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帶動納稅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

  新經濟能將實體經濟帶入網狀(互聯網、物聯網等)和鏈狀(產業鏈、信息鏈等)存在中。比如,阿里巴巴等電商就在強化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優勢的同時,讓信息流和物流融合協作,從而探索出一條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經濟形態——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和模式創新,與傳統經濟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效率和成本優勢,助推傳統經濟的轉型,從而形成新經濟實體。

  新經濟對傳統經濟實體的作用,絕非零和博弈格局下的榨取,而是增量助益。所有人都能做電商,所有實體經濟都能“互聯網+”,新經濟實體應運而生,注定會創造新的發展機遇——通過互聯網技術向傳統產業的主動滲透,直接提升了傳統產業的效率并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從而讓滿足新需求的新供給能力提升水到渠成。就此看,新實體經濟形態顯然深度契合供給側改革。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