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人真心喜歡使用復印后的教材,畢竟復印件在紙質、觀感等方面比原裝書籍要差得多,之所以選擇盜版,主要還是價格因素使然。由此可見,如果只是一味采取“打”的策略,恐怕還是像國內的盜版形勢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單純比較來看,國內教材價格相比于國外并不高,但綜合經濟收入條件來看,國內學生的經濟負擔更重。同時,國外的獎學金制度較為完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經濟支持。國內高校的教學科目繁多,四年學制通常有二三十門必修課,還不包括選修課以及學生想要自學的科目,總體來看,購買教材的壓力確實不小。
盜版復印活動有悖法律,構成了著作權侵害,顯然是于法不容的。但客觀來說,高昂的書本費與學生的經濟條件之間又存在著切實的矛盾,復印盜版教材是為了花更少的錢來獲取更多的知識,情理上可以理解。因此,整治盜版復印活動的關鍵,還是從教材定價這一源頭入手。
教材定價是市場行為,政府直接強行限價有違市場經濟原則,但可以出臺相關政策來“曲線支持”。比如,可以進一步完善高校的獎學金制度,提高獎學金的覆蓋面,相對降低申請門檻,擴大獎勵范圍。可以支持高校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在教材購買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也可以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教材費用減免獎勵。可以從國家政策層面,通過建立專項資金或者轉移支付等方式,給予教材出版商一定的資金補助,鼓勵出版商降低價格,或者給予教材作者一定的稿費補貼,采取合理化措施促進教材降價。
高校本身也應該思考并果斷采取措施,既要遏制猖獗的復印盜版現象,對校內復印店進行嚴格管理,更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減輕經濟負擔,竭盡所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比如提高教材的重復利用率、增加圖書館的圖書藏有量等,對于營造更好的學風也很有裨益。
因此,在嚴厲打擊復印盜版行為的同時,也要采取措施保障大學生、特別是困難學生用得起教材。多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施策,才是應對與教育相關問題的最好辦法。









紙友
行情
訂單
廣告
找貨
簽到
關注
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