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佳木斯高新區紙業再生資源利用年產50萬噸箱紙板項目建設現場,一幢幢廠房拔地而起,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該項目計劃總投資8.69億元,可將佳木斯為中心、輻射全省近百萬噸的廢紙殼“吃干榨凈”、新增就業400多人。
同心同向跑出“加速度”
走進施工現場,佳木斯市一家紙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吳東輝指著正在施工的大樓告訴記者:“我們計劃明年4月試車生產。”
該紙業公司于2017年8月成立,不到兩年的建設期,是與時間的角逐,體現的是來自各方的智慧、勇氣、心血和擔當。
2018年9月,佳木斯市中院依法對龍江福漿紙有限公司資產公開拍賣,一家紙業以3.37億元拍得龍江福資產所有權,按照法院拍賣程序要求,購買資金需于3日內到賬。由于資金緊張,市領導親自到省建行溝通協調,建行最終同意分期付款,同時免除利息2000多萬元。
“大項目”溢出效應正釋放
一個好項目可以成為一張城市名片,也可以是一個強勁磁極。走在制漿車間建設現場,該紙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克鑫向記者介紹:“將廢舊紙循環利用的這套系統,整個鏈條連接緊密高效。運行初期便能實現每分鐘出紙1000米,日產1400噸紙,不久便能將產能全部釋放。”
置身辦公區域,一摞廢紙收購意向協議擺放在桌前。蔡克鑫告訴記者:“這些是公司與佳木斯地區11家廢紙打包站簽訂的月收購3770噸廢紙的意向協議。由于佳木斯市沒有大型造紙企業,無法在本地循環利用,廢紙大多發往遼寧、天津、河北、山東等地,我們利用距離優勢獲得廢紙原料保障,還能帶動哈爾濱、大慶、牡丹江、雞西等9個地市71家廢紙打包站的收益。”
一個項目的效應空間除“內向”發展指標外,還與“外向”關聯。項目建設階段,本土水泥、砂石、安裝、裝飾等相關企業都拿到了單子。未來,直接或間接與企業合作的企業可達10多家。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18億元以上,創造稅收1.5億元以上。
紙引未來網“出廠價”中的數據是生產企業的公開銷售價(例如出廠價、掛牌價等),僅供參考!該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任何依據紙引未來網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后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紙引未來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