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廣東省在用工業鍋爐近5萬臺,占全國8%。在鍋爐運行中,存在能效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企業往往將節能重點放在設備單機上,系統性綜合節能診斷和系統性能效提升工作比較薄弱。
為破解這一難題,廣東省質監局在對東莞市造紙產業能源消耗調研中發現,該市傳統造紙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注重的是各個微小環節的改進與能量回收渠道的挖掘,改造收益并不顯著。然而,在造紙工業中,熱流數量多,能量消耗存在于各方面,紙張的生產本質上是一個脫水的過程,盡管造紙機干燥部脫除了整個過程最少量的水分,但其能耗卻占整個造紙過程能耗的絕大部分。
為此,廣東省質監局充分發揮特檢院技術優勢,選擇東莞市造紙行業高能耗鍋爐能效提升為突破點,對造紙能量系統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找到節能關鍵點。通過對該市12家企業鍋爐系統的15臺循環流化床的鍋爐能效以及10條造紙生產線的能量系統節能進行測試診斷,并形成節能技改方案。在推動東莞市造紙行業鍋爐能效提升工程中,東莞市質監局根據該市政府節能工作方案要求,以及該局承擔的兩年內節約10萬噸標準煤的目標,明確了對造紙行業工業鍋爐節能減排項目的目標、分工、工作方法及階段安排。
廣東省特檢院在發揮技術優勢中,通過現場能效測試、診斷和分析工作,提出推行造紙行業鍋爐能效提升工程不僅從鍋爐飛灰可燃物含量、排煙溫度、紙機斷紙時鍋爐對空排汽、排污水、沼氣和污泥的回收利用等環節提出改造意見,而且還從造紙機干燥部優化運行、氣罩排風優化、干燥部半封閉式氣罩改封閉式、部分工藝蒸汽凝汽乏氣回收、空壓機系統改造、紙機壓榨部優化運行、紙機能源管理信息平臺、真空系統等方面提出能效提升建議和方案,從而幫助企業制定出了既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又節約費用、減少環境污染的整個造紙能量系統的節能改造方案。
尤其是廣東省特檢院緊密結合項目工作內容,與廣東工業大學合作開展循環流化床鍋爐熱效率提升改造模擬技術研究,明確各環節測試方法,確保測試數據的科學性、精確性,并根據測試結果為企業量身訂做改造方案,成功找出導致鍋爐燃燒效率低的多種原因。該技術的成功研發,有效實現循環流化床鍋爐能效提高3%以上。
據廣東省質監局測算,在東莞市造紙行業鍋爐能效提升工程中,預計實現約15萬噸以上標準煤的節能量,如果在全省造紙行業全面推廣實施,預計年節能量能達100萬噸標準煤。因此,廣東省質監局力推系統性綜合節能診斷和系統性能效的做法,既可在鍋爐節能監管工作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有益參考,也可為水泥、石化、電力、鋼鐵等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提供有益經驗,為創新鍋爐節能模式提供參考。
【中紙每日觀察】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造紙業這個排放大戶成為了《行動計劃》關注的重點之一。2014年環保部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新修訂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個排放標準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嚴的一個鍋爐大氣污染的排放標準。
燃煤鍋爐是紙廠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熱項目的主力,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紙廠基本都配備有電熱項目,他們的使用是否高效節能、有無配備鍋爐脫硫、脫硝工程,決定著該項目是否對大氣環境造成重大危害,甚至決定著一方百姓的生活質量,所以對鍋爐的污染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從大氣污染物的治理歷史來看,“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主要抓的都是大型的工業園區,現在“大氣十條”開始調整思路,提出大的排放源和小的排放源并重。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大的工業園區除塵、脫硫和脫硝裝置已相當先進,反倒是一些量大面廣的小鍋爐缺乏除塵、脫硫和脫硝裝置,導致現在鍋爐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普遍不達標。接下來,國家的治理改造將帶動千億元投資,同時也將加大對地方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的資金支持力度,希望業內人士重視起來,積極加入到“清潔空氣研究計劃”中,為祖國的藍天事業做貢獻。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行情
訂單
廣告
我要
簽到
關注
客服
TOP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2240號